“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普遍眼健康专题论坛”精彩回顾
2021-09-16
9月15日下午,“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普遍眼健康专题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本论坛由大会承办单位之一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眼科主任胡竹林主持。胡竹林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主任许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胡爱莲、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院长助理梁凌毅、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段宣初、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张红做精彩演讲。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眼科医院)眼科主任胡竹林
作题为《提升县域眼科服务能力共享普遍眼健康》专题报告
胡竹林主任介绍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结果》,分析云南省眼科发展现状、县级医院眼科存在问题以及基层眼科发展策略。胡主任表示,要想在医院中获得长远发展, 在当地眼科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基层眼科医师需要加强学习眼科基础理论,提高眼科常见疾病诊疗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
作题为《AI技术在盲与视觉损伤防治中的应用》专题报告
陈有信主任介绍了AI和远程医疗在眼科及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陈主任指出,眼底检查对慢性病和各种眼病分级诊疗的重要意义,他表示AI技术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手段。结合具体实例,陈主任展现了AI用于眼底病诊疗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模型,介绍了国内外眼科AI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北京协和医院在相关领域做出的大量工作。陈教授表示,AI和远程医疗具有未来改变眼病及慢性病诊疗模式的巨大前景。
上海市视觉健康中心主任许迅
作题为《高度近视预防及并发症防治策略》专题报告
许迅主任介绍,近20年来我国高度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更为明显。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是眼底损害及眼部并发症,成人中2/3的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高度近视性眼底特征性病变,导致不可逆致盲风险增加;高度近视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及削弱生产力,还会限制人们对职业的选择。许迅主任介绍了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眼健康管理与等级研究工作情况,总结了高度近视干预的有效措施,提示我们要加快儿童高度近视进展和成人高度近视并发症的检测方法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探索应用防控适宜新技术,加强科普,使全社会充分认识高度近视的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胡爱莲
作题为《基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规范化诊疗和筛查》专题报告
胡爱莲主任介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国内外现况,及我国大量糖网患者与有限眼科医生之间的巨大矛盾,并提出了分级诊疗对于糖网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胡主任进一步介绍了我国糖网诊疗指南的发展和糖网分级诊疗的具体标准、策略和管理方法,最终对我国糖网分级诊疗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院长助理梁凌毅
作题为《常见眼表类疾病预防与治疗》专题报告
梁凌毅教授介绍了眼表的范围和泪液的组成,并重点介绍了四种常见眼表疾病: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过敏性结膜炎和翼状胬肉。这些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且发病率很高,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诸多困扰。眼表疾病具有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者可以致盲,因此早期预防十分重要。患者要有慢性病长期管理的意识,在医生的帮助下维护好眼表健康,减少疾病对工作生活的影响。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段宣初
作题为《2020年欧洲青光眼指南更新点带给我们的思考》专题报告
段宣初副院长指出,欧洲青光眼学会(EGS)于2020年12月发布的《欧洲青光眼指南》,与2014版相比,有多处更新和新增内容,包括16个关键问题和基于证据的建议、建议避免的事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等。段院长就上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对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青光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有重大意义。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张红
作题为《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专题报告
张红副主任介绍了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的临床策略。从我国眼科服务能力和云南省防盲治盲现状出发,张主任说明了白内障手术对于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白内障围手术期眼内感染的巨大危害。结合相关专家共识,她重点说明了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发生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并分享了对减少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预防的宝贵经验。
2021CEHC精彩继续
9月16日下午14:00,“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2030全球眼健康进展指标专题论坛”即将开幕,扫描二维码注册免费观看论坛直播。
9月16日大会直播链接:https://qhw.h5.xeknow.com/s/4X3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