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2030全球眼健康进展指标专题论坛”精彩回顾
2021-09-22
9月16日下午,“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2030全球眼健康进展指标专题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论坛由大会承办单位之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何明光教授主持。世界卫生组织高级技术官员Silvio Paolo Mariotti博士、国际防盲协会西太区Amanda Davis主席、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管理与康复研究部么莉主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赵家良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何明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邹海东副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陈浩执行院长作重要报告。
精彩回顾
世界卫生组织高级技术官员 Silvio Paolo Mariotti
作题为《2030,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全球可行性目标》专题报告
Mariotti博士介绍了1994年至2020年间,世界卫生组织在眼健康领域制定的行动目标,并指出当前为实现普遍眼健康覆盖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屈光不正和白内障手术有效覆盖两项指标。Mariotti博士介绍了指标确立的过程,阐明了指标确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强调指标的覆盖应聚焦于“高质量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需要对指标进行有效追踪和监控,并利用各国卫生体系来实现综合眼保健目标。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管理与康复研究部主任 么莉
作题为《基层综合眼病防治网络建设成效分析》专题报告
么莉主任介绍了当前我国盲情及眼健康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基层综合眼病防治网络建设是提升眼健康服务能力的重点之一。么莉主任详细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在“十三五”期间围绕县域三级眼病综合防治网络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她表示,基层眼健康工作应因地制宜、以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为导向,进一步探索县乡村三级眼病防治网络的筹资机制和基层医疗机构眼保健服务的激励机制。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教授
赵家良
作题为《我国白内障手术指标的30年改变》专题报告
赵家良教授指出,白内障是导致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的重要原因,白内障手术服务结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白内障手术服务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白内障年手术量、白内障手术率、白内障手术覆盖率、有效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并以此详细阐述了各指标的内涵、意义、计算方法、局限性以及近年来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合各指标的适用范围,赵家良教授建议,应设立持续的评估指标以监测白内障手术结果,每隔3-5年应对我国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和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进行监测评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
何明光
作题为《我国近视力损害疾病负担的30年改变》专题报告
何明光教授介绍了全球视力损害的增长形势,以及全球视力损害在不同地区、年龄的流行病学分布情况。他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全球开展的视力损害相关生活质量和经济影响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视力损害现况及与其它国家的对比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邹海东
作题为《眼健康工作绩效评估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专题报告
邹海东副院长介绍了上海市“市-区-社区”三级眼病防治工作体系,阐述了三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职能,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重点眼病的服务内容。同时邹院长对上海市视觉健康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方法以及省级防盲技术指导组绩效评估办法的研制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基于“十四五”时期眼健康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执行院长、眼视光医院副院长
陈浩
作题为《我国屈光不正矫正的指标和数据分析》专题报告
陈浩院长介绍了大数据的应用,并利用大数据分析了全球和我国儿童近视情况,展示了大数据运用于儿童近视的研究成果。同时,陈院长介绍了2019年温州市全市中小学生近视筛查全覆盖的“温州筛查模式”,并对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国际防盲协会(IAPB)西太区主席 Amanda Davis
作题为《全球视觉地图》专题报告
Amanda Davis主席对“全球视觉地图”的研发历程、使用方法、具体用途及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她表示,“全球视觉地图”准确报告了全球视力损伤人数,并可以按照年龄段和眼疾展现数据。她提出,“全球视觉地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国家的防盲指标、眼保健基本情况等相关数据,还能进一步分析眼健康状况和服务公平性等深层次信息。
2021CEHC精彩继续
9月17下午14:00,“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IPEC)实践专题论坛”即将开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分享最新工作经验、思路和方法。扫描二维码注册免费观看论坛直播,参会学员在大会直播期间累计听课时长≥12小时,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Ⅰ类4分,项目编号:2021-07-02-368(国)。
9月17日大会直播链接:https://qhw.h5.xeknow.com/s/PAl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