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NGO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调会议于7月11日12日在沈阳举行
2. 第66次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于2013年5月22日在瑞士日内瓦通过了“全面可及的眼保健: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
3.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成员国讨论制定一个本区域的防盲行动计划草案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构内与防盲相关的一些调整
5. 2013年“全国爱眼日”活动
6. 湖南省召开防盲治盲研讨会
7. 渣打银行“看得见的希望”创新基金申请简况
8.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正式成立
9. 世界视觉日
10. 防盲和眼科会议
1. 2013年NGO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调会议于7月11日至12日在沈阳举行
2013年度NGO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调会议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协调会医政医管局和国际防盲协会中国秘书处主办,由沈阳何氏眼保健体系承办。参加会议的六十多位代表来自在华工作的防盲非政府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的会员组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司及医院管理研究所、国际防盲协会、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民营眼科医院、渣打银行,以及九个省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政府机构。
一年一次的协调会自2005年开始已举办了九次。它为防盲非政府组织之间、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本次协调会是参会人数最多、最具代表性、会务安排得最好的一次。
2. 第66次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于2013年5月22日在瑞士日内瓦通过了“全面可及的眼保健: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
经过七天的紧张讨论,第66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保障所有地区和所有人都能获益的、新的公共卫生措施和建议。其中包括了“全面可及的眼保健: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着眼于进一步改善眼健康,减少可避免的盲和视力受损的人数,保障眼保健和康复的服务。该计划的目标是在2019年前把可避免的盲和视力受损的发生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降低25%。
3.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成员国讨论制定一个本区域的防盲行动计划草案
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一个制定西太平洋区域的防盲行动计划的会议。该会议于五月初在马尼拉召开,为期三天。会议确定了该区域在未来五年内防盲的重点。来自日本、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蒙古、菲律宾、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瓦努图、柬埔寨、中国、老挝、密克罗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来自国际防盲协会西太平洋区办事处、CBM、柏京协和医院、霍洛基金会、太平洋眼科研究所的观察员和技术顾问也参与了会议讨论。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赵家良教授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的张睿参加了这次会议。许多参会者把这个区域的防盲行动计划和全球的行动计划看作是国家防盲行动计划的“路线图”,它们对于倡导、对于未来各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调一致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区域防盲行动计划将被呈递于今年十月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委员会上。欲获得一份该行动计划的草稿或更多的信息,请联系国际防盲协会西太平洋区办公室(IAPB Western Pacific)。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构内与防盲相关的一些调整
自国家卫生部改名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后,其内部的司、局、处、室等机构设置也相应地作了调整。原来的医政司改为“医政医管局”,原主管防盲的赵明钢副司长改为周军副局长,原医政司综合处的樊静处长调任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处处长,她的工作由胡翔副处长来接任。综合处的名称未变。另一个有意义的变化是医政医管局综合处专门指定了张睿来具体负责防盲的工作。
樊静处长的调离是防盲界的一个损失。她给我们的寄语是:“防盲是一项高尚的事业。能够为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防盲工作服务的人都是幸福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个。在国际防盲大家庭中,中国是重要成员,并且已经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将继续和同道们一起,为建设更加光明的世界做出中国贡献!也祝贺今年MOH与NGO的协调会顺利召开。相信你们和新任的领导们有了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衷心的祝愿你们合作顺利,在防盲领域继续取得新的进展。请代为问候防盲界的老朋友们!”
5. 2013年“全国爱眼日”活动
1996年,国家卫生部、教委、团中央、中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2013年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沙眼是世界卫生组织“视觉2020”目标重点防治的眼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沙眼的流行得到显著控制,但在个别地区、个别人群中仍呈流行状态,沙眼致盲问题在我国还未完全根除。为解决这一问题,卫生部组织开展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三期,在全国范围开展致盲性沙眼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工作,力争在2016年前在我国消除致盲性沙眼。
6. 湖南省召开防盲治盲研讨会
湖南省防盲办于2013年5月15日~16日在CBM国际防盲组织的援助下,召开了防盲治盲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际防盲协会中国区合作主席谭乐山先生和CBM中国项目办主任蔡迎红女士,项目官员夏莹女士,湖南省卫生厅医政处于艳萍处级调研员,省防盲办工作人员,以及十四市州卫生局防盲专干,及十四市州防盲技术指导组专家。
在会上,谭乐山先生介绍了国际防盲协会的起源、使命、目标和工作方法,其中重点提及“视觉2020——享有看得见的权利”,该活动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盲协会(IAPB)于1999年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发起的消除可避免失明的行动。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专业机构和眼科组织都积极参与其中,其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消除可避免的盲,一直以来,将机会均等的、可持续的、全方位的眼保健服务体系纳入到国家级卫生保健体系被认为是实现视觉2020目标的最佳途径。视觉2020的初衷是加强国家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及其能力建设。视觉2020的使命是通过促进可持续的国家级眼保健项目的计划、发展、实施,在2020年以前消除可避免盲的主要成因。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的疾病控制、人力资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适宜技术应用是视觉2020的三大核心战略。视觉2020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公众意识提高和资源整合。
防盲治盲是国际上公认的除疫苗预防和结核病防治以外最具成本效益的一种医疗行为,一例白内障手术 (ECCE + IOL)的成本30美元,恢复视力每年创造7400美元价值的财富,前后对比,防盲的效果显而易见,因此我们必须抓紧从事防盲工作,为无数盲人带来光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1)600万盲人(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20%)(2)盲人的分布(70-80%居住在中、西部农村)(3)眼科医疗资源的分布( 70-80%集中在东部城市)(4)眼科医务人员的数量(中国28,000,印度17,000,美国11,000)(5)CSR:900(印度的手术量、CSR:5,000)。从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必须加大对防盲工作的重视,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大力宣传,调动各方力量,有计划地从事防盲工作。
蔡迎红女士指出防盲不单纯是一个医疗问题,而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时为我们分享四川绵阳区域中心的经验。
会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邝国平,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鞠远英,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张林主任介绍了防盲治盲的经验,三家医院均为CBM援助的区域中心,自2003年开始实施区域性中心建设,通过这些年努力,起得了很大进步,一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争取领导对科室工作支持,培养科室人员成长,降低收费标准和开展免费手术为贫困病人服务,广泛开展下乡筛查病人,宣传眼保健和防盲知识。另一方面作为区域中心(市州防盲治盲的中心)能力建设,担负起对县、乡村医生培养,下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三家医院的成长,也是CBM项目的成绩。
接着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讨论湖南省十二五防盲规划(12条),每组讨论3条目标,讨论提纲为:1、你觉得指标是否合适。2、如果能,如何达到?3、如何发挥地市级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参会人员非常积极,气氛活跃,踊跃发言,群策群力,互动性很好。12条目标进行分解分析,收到了很好效果。通过此次会议,促成十四市州专家及行政官员提高自身防盲意识,特别是作为区域性中心开展全市防盲治盲,加强自身建设,行使自身职能,带领本市州朝着“十二五”既定的目标努力奋斗。
7. 渣打银行“看得见的希望”创新基金申请简况
渣打银行“看得见的希望”创新基金在全球收到了310份申请,其中有12份来自中国(包括5份用中文填写,7份用英文填写)。
8.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正式成立
2013年8月27日下午,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北京办公室成立庆典在北京亮马河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医疗卫生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庆典。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非政府、非宗教、非政治、非盈利的发展机构。秉承澳大利亚眼科医生弗雷德·霍洛教授的精神与工作,弗雷德·霍洛基金会自1998年在中国江西省开展第一个白内障手术培训项目以来,在中国积极开展防盲治盲、拯救失明的人道主义援助。十五年来,霍洛基金会在中国培训了超过100名的眼科手术医生、2000多名眼科医护人员,支持开展了10多万例手术,为30多万人口进行了免费筛查。
中国是“视觉2020 – 消除可避免盲全球行动”的拥护国家之一,中国政府一直在为消除可避免的盲而努力。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防盲形势和防盲问题也在发生改变。在新形势下,弗雷德·霍洛基金会积极倡导与中国政府携手,在中国通过开展多部门合作以寻求可持续的、高效的防盲治盲模式,使更多的眼病患者受益。为此,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在北京设立办公室,以便更好地参与并推动政府、非政府及民间团体在防盲治盲领域工作。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综合处张睿主任参加庆典并对北京办公室的成立表示祝贺。她谈到,中国政府将发展眼健康卫生系统视为人民享有视力健康权利的基本条件,并以达成这一目标为己任。张睿表示,在实现视觉2020目标和为农村地区建立高质量的眼保健服务宗旨上,国家卫计委与霍洛基金会有着相同的愿景,支持并期待下一步与霍洛基金会的合作。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安芳女士也出席庆典并致辞。她对弗雷德·霍洛基金会设立北京办公室这一战略举措表示赞赏。她说,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在中国过去15年来所作的防盲工作无愧于霍洛基金会作为澳大利亚最伟大的慈善机构的盛誉,并认为霍洛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无疑有助于加强澳大利亚与中国两国之间的双边联系。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杜兰先生感谢各方对霍洛基金会在中国开展防盲工作的支持。他在发言中提到,几年前,他在演讲时援引全球盲人总数时,这个数字是4500万;现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发布的数据,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3200万了。他相信,消除可避免的盲是可以达到的,霍洛基金会将不遗余力地为实现此目标而努力。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安芳女士和弗雷德·霍洛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杜兰先生为北京办公室成立揭牌。
有关霍洛基金会以及北京办公室的更多信息,请见霍洛基金会新发布的网站WWW.HOLLOWS.ORG.CN.
9. 2013年“世界视觉日”
2013年的“世界视觉日”是10月10日(每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在两年没有一个主题后,今年的“世界视觉日”将再次有了一个全球的主体“普及眼保健”。这个主题与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通过的“全球行动计划”的聚焦点一致,它关注于全球眼保健的普及和可避免盲的减少。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它的“全球行动计划”的目的是增强整合于整个卫生保健体系的综合眼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今年“世界视觉日”的主题正是来自于此。“普及眼保健”的主题体现了成功接受眼保健服务的许多方面,所以国际防盲协会认为我们应该把“普及眼保健”作为一个连续的主题,在未来几年内使用。
国际防盲协会将每年关注该主题的一个方面,提出一个“行动口号”。2013年的行动口号是“测试你的眼睛”。这个口号确认了一个成功的、可持续的眼保健网络,这个网络能为一个知情的、常规的患者在不同层面上提供一个基于需求、年龄和其它因素的眼保健服务。的确,关键的决定人,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以及所以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是具体的个人,他们都需要可及的眼保健服务。因此,“测试你的眼睛”是一个简单、有力的口号,它能与各类受众产生共鸣。
眼睛检查是任何眼病诊断和治疗的第一步。因此,鼓励所有使用眼保健服务的人(无论是屈光不正、糖尿病视网膜病、白内障,还是其它任何眼病)接受眼检都是一个有力的号召。
每年,国际防盲协会都会制作一些用于“世界视觉日”的宣传材料。今年,国际防盲协会将会制作一些海报、彩带、气球,以及其它彩色的、设计有趣的宣传物品。如果你希望收到这些宣传品,可写信给communications@iapb.org
10. 防盲和眼科会议
国际防盲协会2013年理事会将于9月14-17日在英国Brighton召开。这次会议将为国际防盲协会的会员组织提供多样的学习、分享、联络机会。这次理事会还将授予由各会员组织提名、被国际防盲协会认可的20名“未来的眼保健领袖”的称号。在此祝贺何氏眼保健体系的赵明,她是这次20名“未来的眼保健领袖”中唯一的一名中国人!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眼科学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9月13-1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防盲治盲管理培训”将于10月17-18日在成都举办。该次培训将由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主办、国际防盲协会和霍洛基金会协办、成都普瑞眼科医院提供后勤支持。约1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负责防盲的官员、防盲办公室的负责人将参与这次为期两天的培训。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委员会将于10月21-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区域防盲行动计划草案将在本次会议上获得讨论。
第九届国际眼科论坛将于2013年11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广州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并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三十周年院庆联合举办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