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构建省(地)、县、乡村三级眼病防治网”项目介绍

2013-11-01

  在中国政府主导下,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2009年实施“百万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以来,我国防盲治盲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县医院眼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虽然我国眼病防治能力取得显著进展,但我国盲和视力损伤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鉴于这种现状,有必要探索我国当前符合实际需求的防盲治盲模式。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以来,已实施多种防盲治盲的模式,如组派医疗队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开展工作,培训当地眼科医师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通过防盲手术车和健康快车开展白内障复明工作的模式。这种模式在短期内集中解决一批白内障盲的复明问题,也可以培训当地的眼科医师。但是这种模式的运行成本相当较高,手术数量也有限,术后问题无法解决,难于持续地解决当地白内障盲。因此,针对我国目前防盲治盲和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实际情况,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下,国际狮子会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生、辽宁省卫生厅合作,选择辽宁省为试点省份,探索构建省(地)、县、乡村三级眼病防治网络。

  项目名称:“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项目三期——“辽宁省构建省(地)、县、乡村三级眼病防治网”项目

  项目总目标:在辽宁省探索构建省(地)、县、乡村三级眼病防治网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眼科能力建设,持久地开展防盲治盲和眼病防治工作。

  项目时间:2012年至2016年。

  项目意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各级眼科医疗机构的作用,建立眼病防治网络,上下联动,建立基层医疗机构眼科“造血功能”,探索制订白内障复明手术和其它主要眼病防治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