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实践专题论坛”精彩回顾

2021-09-22


9月17日下午,“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实践专题论坛在线上顺利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副主任胡美奇、国际防盲协会西太区主席Amanda Davis、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张顺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古学军、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吴敏、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全球副总裁冯珺、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全球公共政策及倡导顾问Benjamin Murphy分别作专题报告。该论坛由大会承办单位之一弗雷德·霍洛基金会中国项目国家经理黄忆雯主持。

精彩回顾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  胡美奇副主任

作题为《“一带一路”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经验分享》专题报告

胡美奇副主任介绍了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等项目的经验和特色,并分别从顶层设计、医疗准备、风险防控、后勤保障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援助的成功经验。胡主任表示,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相关项目工作,促进民心相通,服务普通百姓,加强医疗国际合作,努力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国际防盲协会(IAPB)西太区主席  Amanda Davis

作题为《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模式解读》专题报告

Amanda Davis主席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模式,包括该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实施工具和未来应用前景等。她指出,赋能社区和人民、改善眼健康服务提供模式、加强部门间协作和创造支持性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模式的核心内容,这个模式是全球眼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也契合中国眼健康工作要求。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张顺华副主任

作题为《国际防盲治盲项目的合作经验和工作模式》专题报告

张顺华副主任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在非洲和老挝开展的“光明行”白内障手术援助项目,通过派遣专家、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在当地成立研究机构、捐赠药品医疗器械等活动,帮助受援国家医务人员提升白内障手术能力和研究水平,推进国家间的医疗合作。张主任总结了开展国际医疗援助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了解白内障手术需求、尊重当地文化、提升医务人员的“造血”能力等。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古学军副院长

做作题为《从防盲到眼健康》专题报告

古学军副院长介绍了江西省自1998年起开展的防盲工作,包括组织白内障手术培训、实施“光明工程”、开展“国家级基层综合眼病防治网络建设”项目、“原发性前房角关闭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和早期诊断及处理的研究”项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以及和非洲国家乍得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情况。他表示,20多年以来江西省在眼健康发展领域不断创新,丰富实践内容,走出国门助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未来将继续为国家的眼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吴敏

作题为《云南省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实践》专题报告

吴敏主任介绍了云南省眼健康工作情况以及推动“以人为本”眼健康工作的努力,包括加强眼科人力资源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眼病服务能力建设、三级网络建设以及开展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光明行的行动。她指出,未来云南省将在提升学校眼健康能力建设、近视防控、眼健康质量控制和监测等领域继续开展工作。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全球副总裁 冯珺

作题为《不忘初心,共享智慧,守护国人眼健康》专题报告

冯珺副总裁介绍了爱尔眼科在眼健康服务、公益慈善、综合眼保健服务领域的探索,包括打造全球医疗人才和服务体系、科教研体系,注重学术交流和基层医生培养,打造连锁医疗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医院等医疗科学技术。未来,爱尔眼科将继续投身眼健康公益事业,科技创新助力提升眼健康服务水平。

弗雷德·霍洛基金会全球公共政策及倡导顾问 Benjamin Murphy

作题为《以人为本的眼保健:国际实践和政策应用》专题报告

Benjamin Murphy顾问介绍了“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模式的基本内涵,以及在弗雷德·霍洛基金会支持下、在埃塞俄比亚和菲律宾开展的“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模式实践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倡导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为卫生工作者制定培训规划、加强初级眼健康体系建设,为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实施“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模式提供实践经验。Benjamin顾问认为,这一模式与中国的“2030健康中国”战略以及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行动非常契合,具有广泛的实践空间。


2021CEHC精彩继续

9月18日下午14:00“2021第五届中国眼健康大会——近视防控专题论坛”即将开幕。扫描二维码注册免费观看论坛直播。

918日大会直播链接:https://qhw.h5.xeknow.com/s/11Bs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