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围手术安全

2013-10-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严重并发症如大量的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常需手术治疗。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视力预后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围手术安全尤为重要。
      术前处理:
  择期手术的术前准备:
  术前3—5d收入院,常规测血糖、电解质、血清肌酐、血气分析、肝功能、眼底检查、心电图、胸片等。血糖7.0—10.0mmol/l行择期手术较安全。
  (1)糖尿病较轻、手术较小,术后不需禁食者,可饮食或加口服短中效降糖药控制空腹血糖6.0—8.8mmol/l),不必用胰岛素,需要监测血糖4次/天。
  (2)原来口服长效降糖药(如优降糖)或手术较大或术后禁食者,需术前3天改用胰岛素,遵循“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调整”的原则。方法: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晚上睡前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或早午餐短效胰岛素,晚餐前短中效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全部停用口服降糖药,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这样便于控制血糖,不易发生较大波动。我们体会术前空腹血糖6~10 mmol/L,尿糖(-)~(+),在此情况下手术很少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但须注意勿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以下而出现低血糖反应。如有必要全部改为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血糖范围在7-10mmol/l;术晨继续应用胰岛素,剂量改为原来的一半;术中按比例静滴5%GS+RI;术后继续应用短效胰岛素;
  请内分泌科会诊;
  急诊手术前处理:术前迅速了解糖尿病的轻重程度及治疗情况。血糖在10 mmol/L以下者,可不处理糖尿病,手术中密切观察。如果血糖在11 mmol/L以上,则给予生理盐水500 ml+胰岛素12~16单位静脉注射,2~4小时测血糖,根据血糖调整滴数。
  术前监测血糖应餐前、后都测定,因为有很多患者仅仅是餐后升高,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待手术应激、输注较多葡萄糖后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后果,而且建议改变输糖的习惯。
  术前尽量改用短效+长效胰岛素或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强化血糖控制,使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餐后在10mmol/L以下才可以手术(当然如果能控制在正常最好),术前一晚将长效减半。
      术中处理
  由于手术创伤、焦虑、感染、麻醉等引起应激反应,以及正常的饮食、生活规律被打乱影响手术时血糖控制。为了将应激反应减至最低程度,最好选用局部麻醉。球后阻滞麻醉可合并眶上神经阻滞麻醉,加上术中必要时作球旁浸润补充,一般均能完成手术。
  术中血糖应维持在一恒定水平,血糖波动不宜超过2 mmol/L,术中需要时随时验血糖。手术力求从简,如使用23G,25G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血糖一般控制在8-10mmol/L即可,对于术后患者不需禁食,恢复进食后应及时恢复皮下胰岛素,因为胰岛素除了能降血糖外,还可以促进组织修复。
      术后处理
  术后减少全身激素的使用,以局部使用为主
  疾病的呕吐、禁饮导致入水量不足;高血糖的溶质性利尿作用更使水分丢失,血浓缩使血糖更高,隐性糖代谢异常转化为临床糖尿病,或急剧加重导致高血糖高渗性脱水昏迷或酮症酸中毒;血容量的减少使心输出量和肾血流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细胞脱水。
  手术的激惹,术后的不适和禁食,使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应激激素大量分泌,其中ACTH;皮质醇、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胰升糖素等都是对抗胰岛素作用的,使糖原异生作用加快,升高血糖;脂肪分解和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有机酸等可致酮症酸中毒。钾、钠等阳离子随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引致电解质紊乱
  血糖维持在8.3—13.9mmol/l,监测血糖4--6次/天;同时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监测血电解质,血酮。
  术前有高血糖或既往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术后监测血糖次数不宜太少,经常碰到医生BID监测,这对于输液的指导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血糖在14mmol/L以上时是不宜用葡萄糖输注的,虽然可能加了少量胰岛素进行极化,同样会升高血糖。
  术后尽早给予糖尿病饮食。老年人安全血糖范围:术前:8.8—11.1mmol/l;术后:8.8—11.1mmol/l。
      应激性高血糖的概念
  150年前, Reyboso观察到麻醉所诱导的糖尿。1877年Claude Bernard首次报道了失血性休克期间所出现的高血糖症。在今天,人们将由各种急症和创伤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IR) 、葡萄糖不耐受和高血糖称为“应激性高血糖症”。事实上外科病人的高血糖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可分为两类,但如果没有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很难判断这些病人是否先前就合并有糖尿病。按照通常的看法,将应激性高血糖界定为空腹血糖> 710mmol /L或随机血糖>1111mmol/L,须重复测2次或2次以上。1942年David Cutherbertson使用退潮期( ebb phase)和涨潮期( flow phase)来描述创伤后的代谢抑制和代谢亢进阶段,高血糖即为此代谢紊乱的一部分。在严重应激的病人,主张两种形式配合使用。胰岛素的剂量必须个体化,由于影响剂量的因素非常复杂,因此不能简单依靠公式计算。强化胰岛素治疗时要求严格的血糖监测措施,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和随后的反应性高血糖( somogyi现象) 。尤其应注意夜间无症状的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血液透析
  近期手术后有出血者,如心脏手术,脑部手术,视网膜或白内障等眼部手术,腹部手术,肾脏移植等高度出血危险者,改用体外肝素或无肝素透析。监测全血部分凝血活酶时间(WBPTT)快速\经济,较准确反映肝素抗凝效果或决定肝素用量最为可取;活化凝血时间(ACT);Lee-White凝血时间(试管法)。